都说练瑜伽,不能蛮练。练习瑜伽不在于练的时间长,上的课数多,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。为什么你的瑜珈总是练不好?看看下面这6条基本原则,你都做到了没?
在你练习一个体式时,你用心去观察身体的每一部位,从身体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开始。
你的根基稳定吗?你可以对足弓、脚外侧、内侧进行调整吗?你着地点应该是稳定的,你对当下状态的感觉应该是稳定的。进而再向上,把意识带到髋部,腹部,肩膀,头顶。
2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
当你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,地面就会给你一个向上的力。就像你扔一个球到地面,球会弹起来一样。所以,你会在瑜伽课上听到老师说,扎根,是为了更好地向上。
尝试在侧板式中找到这种感觉,当你手用力向下撑地,你是不是能但觉身体变得轻盈了?或者当你练习手倒立,如果手向下推地越多,向上跳就会变得更加轻松。
3、带着觉知去练习
当水流过一个地方,总是寻找最容易通过的位置绕过去。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,当我们折叠或后弯时,总是从身体 最柔软的部位开始。
假若练习没有觉知,我们会过度挤压、弯曲、拉长比较柔软的地方,而僵硬的地方却没有打开。比如坐立前屈,因为大腿后侧紧,就会过度从腰部去折叠,进而导致椎间盘挤压。
4、双重平衡作用
为了防止让身体某个部位受到挤压,在瑜伽中,我们需要了解怎样去平衡它。比如,在做山式的时候,当我们把大腿骨向后推,臀部就会翘起来,挤压到腰椎。
所以为了防止腰椎受挤压,我们需要让臀部肌肉向下远离腰部,使腰椎得到拉伸。两个动作相互平衡。
5、动作与行动
当我们站立,双手上举,身体的形态改变时,这个就叫做动作。动作会改变体式的模样。当我们做战士一式,把脚趾展开,往下扎根,这就叫做行动。
行动不会改变体式的模样,但会让体式更加充满生命力。并且,行动会带来身心的连接。
6、禅定愉悦
找到力量与柔韧之间的平衡,是练习的重要部分。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行动。若是我们不去努力,改变微乎其微,但如果我们太努力,又会超过身体极限而受伤。
一些规则给与我们自由,比如规律的练习可以自我探索和进步。但是太遵循规则又会让我们变得古板,太依赖经验。
瑜珈练习,重要的是找到平衡。你可以在体式中试试。例如战士二,双脚距离太远会使我们的身体不稳定,双脚距离太近又会限制髋部的延展和打开。只有找到腿部的稳定和力量之后,双手才能够更自由地向两侧延展和打开。
练习瑜伽,要有智慧去练习。